温室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时间:2022-12-20 14:43:30 来源:网络 浏览:193次

灰霉病是露天、保护地作物常见的而且还是比较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条件与霜霉病相似。

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适度90%以上时为灰霉病高发期。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现灰白色,水渍状,发病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度的时候发病部位会出现灰白色霉层、黑色分生孢子。可以危害植株 茎、叶、花、果实,直接影响果实品质,单位产量。

传播途径:

(1)病菌从因农事操作、机械损伤引起的伤口侵入;

(2)底部叶片受肥害后,从叶边缘感染病菌;

(3)带菌花粉散落于叶片致使病菌侵入;

(4)茎部伤口或病果病叶附着于茎部容易感染;

(5)土壤中越冬或残存的病菌从茎基部侵入;

(6)灰霉病菌从残留花瓣处侵入;

(7)灰霉病菌从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

(8)枯死的花瓣、叶片粘贴于果面,致使病菌从果面侵入预防用药: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

治疗用药: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50%异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41%聚砹·嘧霉胺按1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具体参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残体后,对设施进行熏棚,次日使用《霉止》50ml与内吸性强的化学药物复配,如40%嘧霉胺悬浮剂或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如41%聚砹·嘧霉胺水乳剂800倍液+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注:温室葡萄灰霉病防治要点:

1、平时注意温室内空气湿度的保持;

2、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注意定时通风;

3、出现病情以后,及时控制发病条件;

4、及时清理病叶残肢,清理病原物。

评论
评论
发 布

《温室葡萄灰霉病的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