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立枯病

时间:2022-12-20 14:46:10 来源:网络 浏览:158次

【症状】 又称芥蓝黑根病。各生育期均有发生,但苗期受害重,发生量也大,主要侵害根茎部,初在根茎处产生一坏死褐色小斑,后扩展成近椭圆形凹陷斑,逐渐变黑缢缩,致染病株叶片山下向上逐渐萎蔫、坏死或干枯。当病斑绕茎基1周时,造成全株死广。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灰褐色蛛丝状霉,即病原菌的菌丝。

【病原】 Rhizoclonia solani K ü hn称立枯丝核菌,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孢子类)。菌丝初无色,后渐变为黄褐至深黄褐色,多为直角分枝,且分权处缢缩,并具1隔膜,菌丝宽4~15.5μm。菌核由老菌丝相互缠绕而形成,近球形或核桃形,紫红色或黑褐色,直径0.1~0.5mm。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称瓜亡革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存活。菌丝也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即使无寄主菌丝可腐生140人以上,生产过程中植株根茎或基部叶片与病土接触,就会形成初侵染、此外,该菌在土表还可形成子实层,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芥蓝、紫甘蓝、结球甘蓝上,引起发病。生产中病菌主要靠接触传染,带菌的工具、堆肥也可传染,播种带菌的种子也可引发病。该菌适应性很强,菌丝生长温限为6~40℃,生长适温为20~30℃,25~30℃生长*快。菌核萌发需要高湿,相对湿度高于98%菌核才能萌发,该菌侵染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自由水或近*的相对湿度。此外,寄主的抗病性与发病轻重有关,生产上管理不当,土壤过湿,土温过高,植株长势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春季栽培的宜选择生长前期对低温不大敏感的品种。如绿岭、绿帝、青绿、早生绿、碧松、碧杉、绿花2号、正盐水、上海1号等。

(2)甘蓝种子包衣挂膜。将0.1%土霉素或3%的75%百菌清加入成膜液中,搅拌均匀后按种子30份、药液1份的比例混拌,晾干后使用,可以防治甘蓝类蔬菜种子带菌引起的病害。

(3)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迟。

评论
评论
发 布

《芥蓝立枯病》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