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12-20 14:52:36 来源:网络 浏览:152次
    近几年,随着各地蔬菜保护地面积的迅猛发展,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苍山县的黄瓜角斑病发生较为普遍,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同时,由于黄瓜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上易混淆;造成严重损失,故应注意识别和防治。    一、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侵染叶片、叶柄、茎、瓜条,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和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孔洞),茎和瓜条上的病斑裂溃烂,瓜条蒂部受害,甚至烂到种子上,有臭味,干燥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多角形病斑背面呈现黑色色的霉状物,叶子上无粘液;若栽种高抗霜霉病品种,病斑呈近椭圆形或近圆形,同时病斑不穿孔(无孔洞)。    二、病原及发病条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属的一种细菌引起的,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土壤中的细菌靠灌水时飞溅传播,新产生的细菌靠风雨、农事操作、昆虫等传播,病苗从伤口、气孔、水孔侵入寄主,发生为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适宜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温度高于35℃或低于l2℃不易发病。在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积水,多年连茬,肥水管理不严,尤其是保护地栽培轮作困难,棚室内高温高湿,为追求经济效益过于密植等,都易引起发病,危害加重。    三、防治    l、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春1号,津研4号,中农11号、13号,新泰密刺等抗病品种。    2、浸种消毒。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捞出放在凉水中没4-6小时,再催芽播种;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90分钟,清水冲洗后催芽插种,均可起到对种子消毒作用。    3、无病土育苗及高畦覆膜。采用大田土育苗最好,以保证苗期不带苗,同时定植时以高畦覆盖地膜为好。    4、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大大减少土攘中的病菌,角斑病危害轻。5、冬季棚室生产时,注意调温调湿,利于控制病情,可减轻危害。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DT杀菌剂8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绿得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400倍液,进行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另外,如果黄瓜细菌角斑病与霜霉病混合发生,或两种病害确实无法区别,采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波或50%丰护安500倍液喷雾,可以兼治。施药间隔5-7天,喷洒次数视病情发展而定。
评论
评论
发 布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