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瞿麦与紫苏
时间:2022-12-20 14:53:49
来源:网络
浏览:228次
瞿麦瞿麦以全草或根入药,主产于河北、四川等省。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耐寒,怕涝。栽培技术选地整地:瞿麦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栽种,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播前每亩施厩肥1500~25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50公斤。施后深耕25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米、高15厘米的畦,或起宽45~60厘米的垄。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分株繁殖。种子繁殖于4月中下旬进行,开浅沟条播,沟距15~20厘米,沟深1.5~3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盖0.6~0.9厘米厚的土,稍加镇压,每亩播量1~1.5公斤。分株繁殖于4月上中旬进行,将根挖出,分成5~6株一墩,随分随栽,栽时开深6厘米的沟,沟距24~30厘米,每10厘米栽一墩,栽后覆盖6厘米厚的土,将根周围土壤压实后浇定根水。田间管理苗高6~10厘米时可进行浅中耕,以后每次浇水或施肥后均进行中耕除草,全年可进行3~4次,田间草多时可随时拔除。每次收割后,每亩追施厩肥1500~2000公斤、硫酸铵5~10公斤,结合浇水松土,将肥料均匀撒入土中。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瞿麦生长均有影响,播后要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保证出苗;出苗后遇干旱要及时浇水;雨季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烂根。紫苏紫苏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村边或路旁有野生。生长习性紫苏适应性较强,但在温暖湿润环境下生长旺盛,产量较高。种子一般播后4天发芽,生长要求较高温度,前期生长缓慢,6月以后气温高、光照强、雨水充足,生长旺盛。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种植。播前每亩施厩肥3000~4000公斤。施后深耕25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米、高15厘米的畦,或起60厘米宽的垄。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于4月中下旬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40~5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播后覆盖薄土并稍加镇压,有利出苗,每亩播量0.75~1公斤;穴播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播后覆盖薄土,每亩播量150~300克。在干旱、高寒地区或种子缺乏时可先育苗后移栽。播前先将育苗地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于床面,覆盖0.5厘米厚的细土,并覆盖草及薄膜保温保湿。待幼苗顶土后揭去草和薄膜。当苗高10~15厘米时选阴天或傍晚移栽,随挖随栽。在畦上按50厘米行距开深15厘米的沟,将苗按30厘米株距排列于沟内,然后覆土、浇水,干旱时浇2~3次水即可成活。田间管理中耕除草:植株封垄前必须勤中耕除草,特别是直播容易滋生杂草。浇水或雨后土壤易板结,应及时中耕,但不宜过深,以防伤根。也可将中耕与施肥、培土结合起来进行。间苗、定苗、补苗:条播的应在苗高5厘米时按株距10~15厘米间苗;在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的每穴留苗2~3株,最后定苗时每穴留苗1株。如有缺苗应及时补栽。育苗移栽的,栽后7天,如有死亡,也应及时补栽。追肥:如果土壤瘠薄或未施底肥,出苗后可每14天施1次肥,最后一次追肥应培土。排灌水:紫苏在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除田间积水,以免烂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