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2-20 14:58:01 来源:网络 浏览:130次

   苹果套袋既能提高果品质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冀北发展较快。但是在生产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苹果套袋配套技术,经常出现套袋效果不明显,经济效益不显著甚至事倍功半的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冀北苹果套袋栽培的健康发展。现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以供果农参考。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树体修剪不合理,疏花疏果不到位。大枝过多,枝条过密,通风透光差,导致套袋苹果着色不好,质量差;留果量过多、过密,套袋苹果达不到优质果标准。2.果袋选择不当。不管是什么品种苹果,认为使用双层袋比单层袋效果好,导致套袋果成本增加;分不清果袋质量,造成雨季果袋破裂,套袋失败。3.套袋和除袋时期不当。套袋过早或过晚,出现幼果脱落掉袋现象,或者套袋苹果颜色差,套袋效果不显著;除袋时间不当,导致果面粗糙,颜色不佳,或者果面出现日灼。4.忽视病虫害防治。大多果农认为苹果套袋后,不用进行病虫害防治,导致叶片、枝干病虫害严重,造成树体衰弱。5.不追有机肥,忽视喷微肥。许多果农认为套袋苹果就比不套袋苹果质量好,不及时地施入有机肥,忽视果树应需微肥的喷布,造成套袋苹果含糖量大幅度降低,口味变淡,品质下降。二、应采取的主要对策1.精细修剪。果树在套袋前,必须进行精细修剪,为套袋打下树体结构基础。冬季修剪注重调整树体结构,开张枝条角度,合理摆布大枝和枝组,做到树冠稀疏、通风透光良好。夏季及时疏掉背上直立枝条,去除过密、重叠、交叉枝条,达到生长季节树冠下有“花影”。通过修剪,使叶片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树体能充分地进行养分积累,套袋果摘袋后,能充分见光着色。2.严格疏花疏果。果树疏花从花序分离开始进行,中庸树原则上每20~25厘米留1个花序,多余花序全部疏除。在每个花序中,留1朵中心花和1朵边花;等到谢花后半个月左右,再进行疏果。一般按每20~25厘米远留1个果,疏除发育不良的小果、病虫果和畸形果,保留下垂果、好果、大果。3.根据品种,合理选择果袋。为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黄色和绿色苹果品种(如金冠等)以及较易着色的红色苹果品种(如新红星、新乔纳金等),可选用疏水单层袋,也能达到套袋效果。对于较难着色的红色苹果品种,如红富士、乔纳金、北斗等,宜选用双层袋,促进着色。冀北地区夏季雨水较多,有时风雨同时,所以在选择果袋上,千万要选择疏水袋,否则果袋遭受风雨后,开裂漏光,容易造成套袋失败。4.适时套袋。不同苹果品种套袋和除袋时期不同,为避免幼果脱落掉袋现象,在果树生理落果后即可进行苹果套袋。根据多年来实践,平泉县一般在6月15日左右进行苹果套袋,过早既容易落果掉袋,又容易伤及果柄,影响果实正常生长。但是对于易发生果锈的金冠,在落花后半个月,应及早套袋,否则防锈效果差,果面不干净。套袋终止时间,平泉县一般在7月上旬结束。过晚苹果已经上色,套袋效果不显著,并且此时果已经长大,也不便于套袋操作。5.合理除袋。根据冀北地区秋季比较冷凉、昼夜温差大这一气候特点,平泉县苹果除袋的具体时间一般掌握在:较易上色的红色品种如新红星、新乔纳金等,在采收前10~15天除袋(9月10日左右);较难上色的红色品种如红富士、北海道等,在采收前20~25天除袋(9月20日左右);黄色品种(如金冠),在采收前5~7天除袋。双层果袋除袋分两次进行,先摘除外袋,过3~5天后,再摘除内袋。单层果袋,首先打开袋底通风或将纸袋撕成长条,过几天后即可全部摘除,避免果面产生日灼。6.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苹果进行套袋,虽然能够大大降低套袋果的病虫害发生,但是为了确保果实的正常生长,仍需加强对叶片、枝干的病虫害防治,保护好枝干和叶片,保证树体生长健壮,营养充足。套袋后至除袋前,重点防治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红蜘蛛、蚜虫等,同时注意防治因套袋而引起的特殊病虫害,如苦痘病、康氏粉蚧等。摘袋后至采收前,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烂果病发生。注意不要喷用波尔多液,以免污染果面,影响果品质量。

评论
评论
发 布

《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