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克雷伯氏菌病的诊治
时间:2022-12-19 22:59:06
来源:网络
浏览:146次
2003年7月,某养殖场的水貂感染了以发热、全身出现脓疡,特别是颈部有许多小脓泡、肺出血、呼吸困难、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水貂克雷伯氏菌病。 1 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水貂520只,发病36只,死亡15只,发病率6.92%,死亡率41.6%;其中死亡仔貂9只,占总死亡数的60%。 2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食欲急剧下降或完全废绝,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体温高达40℃以上;病貂全身出现小脓疡,特别是颈部出现许多小脓泡,破溃后流出粘稠的灰白色脓汁。大多数形成瘘管,局部淋巴结形成脓肿。一般于发病后2~3天死亡。 3 剖检变化 颈部有脓泡,剖开后流出粘稠的灰白色的脓汁,颈部的局部肌肉呈暗红色。内脏器官出现一般败血症变化:肝脏明显肿大,质硬、脆、出血,切面有多量凝固不全、暗褐红色的血液流出,切面外翻,被膜紧张;胆囊充盈;脾肿大出血;肺有小脓肿、出血。 4 实验室检查 4.1 镜检 无菌采取颈部脓汁、肝、肺涂片,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荚膜。 4.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脓汁、肺接种于PYG汤(含蛋白胨20g/L、葡萄糖10g/L、氯化钠5g/L、酵母粉3g/L、琼脂20g/L)和PYG平板,37℃培养24小时,在PYG汤中液体均匀混浊,PYG平板长出灰白色湿润、密集的粘稠菌落。 4.3 病原菌生长特性 该分离菌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接触酶阳性;靛基质、M.R.、V-P、柠檬酸盐、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4.4 动物接种试验 取PYG汤纯培养物,接种3只健康小鼠(18~20g,购自吉林省生物制品厂),每只腹腔注射0.3mL;另取2只作对照,经腹腔注射0.3mL生理盐水。接种后24~96小时,攻毒组小白鼠全部死亡,对照组存活。解剖死亡小白鼠,取肺、肝组织触片,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杆菌。 5 防治 5.1 根据水貂发病情况,颈部有脓泡等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和流行情况调查,诊断为水貂克雷伯氏菌病。 5.2 一旦确诊此病,应将病貂和可疑病貂及时隔离,并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链霉素等进行治疗。体表发生脓肿的,可切开,用双氧水冲洗创腔,彻底排脓,撒布消炎粉或其它消炎药物。此外,应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效果更好。 5.3该病多因饲料(肉联厂的下脚料)感染,亦可通过患病水貂的粪便和被污染的饮水传播。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把好饲料关,加强对环境的消毒,保持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