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养鸡防制新城疫的误区

时间:2022-12-20 11:24:37 来源:网络 浏览:137次
误区之一 鸡群中出现绿色粪便就认为是新城疫 鸡群患新城疫后会出现腹泻,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而且恶臭。但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的病不仅仅是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都会出现黄白色或黄绿色粪便。因此,出现黄绿色粪便的鸡群诊断时,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误区之二 鸡群中出现有神经症状的鸡就认为是新城疫 鸡在患某些传染病一定阶段后,神经系统被细菌或病毒侵害,或者体内某些维生素缺乏时,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中枢失去控制就会出现神经紊乱的症状。鸡在患慢性新城疫后会出现扭颈、头向后仰、腿翅麻痹、运动失调、抽搐、两脚向后伸直等神经症状。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症状,如禽脑脊髓炎、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B1缺乏等;在实践中对出现有神经症状的鸡群,必须结合其它症状、流行病学和剖检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加以区别。 误区之三 蛋鸡出现产蛋下降就认为是感染了新城疫 蛋鸡在感染新城疫后,会引起产蛋下降。但引起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如鸡群的营养状况、气候环境、健康程度、应激反应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条件因素发生改变或偏离都会引起鸡群产蛋的下降。因此,在鸡群出现产蛋下降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排除,才能使鸡群尽快恢复生产。 误区之四 疫苗免疫得越早越好 有些养鸡户为了做好新城疫的免疫,在2-3日龄时就用Ⅱ系或Ⅳ系苗进行免疫,殊不知各种鸡场对新城疫的免疫都进行过多次,雏鸡出壳后体内有来自种蛋的母源抗体,这种母源抗体一般可以保护雏鸡约1~2周。因此,没有抗体监测条件的养鸡户,可在1周龄时进行首免比较合适;有条件的最好是监测一下母源抗体,然后再确定首免时间。 误区之五 疫苗免疫的剂量越大越好 不少养鸡户从雏鸡首免Ⅱ系苗开始就加倍使用疫苗,在青年鸡或产蛋鸡用I系苗免疫时,剂量增加至5-6倍量,以为用疫苗和使用治疗药物一样,剂量越大,免疫的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根据鸡群的情况、疫苗的种类与免疫的方法,适当加大疫苗的剂量是可以增强免疫效果的,但用量过大就会造成鸡群强烈的应激,反而会使免疫应答能力减弱而影响免疫效果。特别是活毒苗,用量过大时还会引起明显的或严重的疫苗接种反应。 误区之六 免疫的次数越多越频繁,效果就越好 有些养鸡户随便调整免疫程序,增加免疫次数。在育成期每隔3-5d就免疫一种疫苗,成年鸡每个月用5-6倍量的Ⅳ系苗饮水免疫1次。以为免疫的次数越多、越频繁,免疫的效果就越好。其实不是这样,任何一种疫苗都有其一定的免疫期,如果在疫苗的有效免疫期内,免疫抗体水平较高的时候再进行免疫,疫苗就会与原有的抗体发生中和反应,使两次的免疫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过于频繁的免疫反而会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而出现免疫麻痹。最好的方法是对免疫抗体水平进行定期监测,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确定免疫的次数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城疫的防疫工作,保证鸡群正常健康地生长与生产。   
评论
评论
发 布

《农户养鸡防制新城疫的误区》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