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鹌鹑孵化率的七种技术措施
时间:2022-11-22 05:27:16
来源:网络
浏览:145次
鹌鹑孵化率高低直接影响着种蛋的利用率、初生雏的健康和今后的生产性能,为提高孵化率需采取如下措施:一、种蛋:种蛋必须新鲜、清洁、保存时间越短越好,以产后1周内为适,3-5天为最好,超过两周后则孵化率下降,且雏鹑体质较弱。鹑蛋大小和形状要适中,剔除过小或过大、粗糙的“沙皮蛋”坚硬的“钢壳蛋”。鹑蛋蛋壳较薄不仅易碎,蛋内水分蒸发也过快,破坏正常的物质代谢,不利提高孵化率二孵房:要求保温良好,换气方便,清洁卫生,环境安静。如用普通电热孵化器,效果更佳。入孵前孵房、孵化器应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5.5克,福尔马林11吨,先将高锰酸钾放入陶瓷皿中,然后倒入福尔马林,当即产生烟雾。迅速关闭门窗,半小时后再敞门散雾。这样能使所有缝隙、角落都得到彻底消毒,提高健雏率和出雏率三、温度:温度是鹑蛋孵化的最重要因素,它决定胚胎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正确掌握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整批入孵可采用“前高、中平、后低”的方法供温。前期(1-6天)温度为38℃,中期(7-14天)为37.8℃,后期(15-17天)为37.7℃。分批孵化时采用“前平、后低”的原则。如每隔5天入孵1批,那么,第一批入孵后采用38℃,第6天,即当第二批鹑蛋入孵后,调成37.8℃,以后再入孵几批也同样采取该温度不变。15天移到出雏器后,采用37.7℃的条件四、湿度:孵化器的湿度应控制在50%-55%,开始出雏时,湿度比平时略高一些。湿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雏鹑缺氧而闷死。温度过低,会使雏鹑毛短干瘦,易与蛋壳粘连而破壳困难五、通气:孵化时必须保持机内空气新鲜,风速正常,通气孔的大小和位置适当,风扇的转数不能过慢或过快六、翻蛋:孵鹑时,对同批同期的鹑蛋要编号,鹑蛋钝端朝上,使气室保持正常位置,减少胎位不正现象。每天翻蛋12次,入孵4-5天,10-12天分别照蛋一次,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七、出雏处理:在孵化第15天,即将孵化机架上的蛋移入出雏机中。提高湿度,降低温度,准备出雏。出雏期间,视出壳情况,拣出空壳蛋和绒毛已干的雏鹑,以利继续出雏,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