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主养塘套养细鳞斜颌鲴增效技术
时间:2022-12-20 11:13:50
来源:网络
浏览:150次
细鳞斜颌鲴是安徽地方名优水产品种之一。它主要摄食水底腐殖质、有机碎屑、附着藻类等,不与吃食性鱼类争食,病害较少,容易捕捞,肉味鲜美,是池塘混养的优质品种。为了探讨精养塘套养细鳞斜颌鲴技术,我们于2003年在本所试验基地,进行了主养异育银鲫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技术试验,在不增加饲料和劳动力的情况下,额外收获细鳞斜颌鲴,使池塘养殖增产增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 试验在本所试验基地进行。选择5口试验池塘,面积共8.4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长方形,东西向,水泥板护坡,水深1.5~2.0米,池底淤泥10厘米左右,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水后全塘泼洒。一周后施放发酵好的有机粪肥,培肥池水。 2.鱼种投放 主养的异育银鲫鱼种于3月10日投放,平均规格为全长9.25厘米,平均体重52克。1~5号池塘亩放养量均为2100尾。 套养的鲢、鳙、团头鲂、草鱼鱼种于3月12日投放,规格16~20尾/千克的鲢鱼,5口池塘亩放养量均为400尾;16~20尾/千克的鳙鱼,亩放养量均为50尾;250~500克/尾的草鱼,亩放养量均为10尾;10~13厘米/尾的团头鲂,亩放养量均为150尾。 套养的细鳞斜颌鲴鱼种于3月15日投放,规格为全长12~13厘米/尾,平均体重14.2克/尾,1~5号试验池塘亩放养量分别为90、80、70、60、0尾。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前用食盐水进行鱼种消毒。 3.水质管理 池水透明度保持25~40厘米,溶氧量保持5毫克/升以上,根据季节、天气和鱼类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增氧机开启时间,适时适量注入新水。每30~60天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浓度为30千克/亩。 4.饲料投喂 试验期间,用粗蛋白含量为35%的配合颗粒饲料投喂异育银鲫。投饵率按鱼体重3%~5%投喂,并视季节、水温及吃食情况酌情增减。5~9月每天投喂3次,其它月份每天投喂2次。 5.病害防治 池塘主养的异育银鲫也易发病,特别是鱼鲺的侵袭,每年均有1~2次的发病期,7月份是鱼鲺的高发期,严重影响异育银鲫生长。以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可治愈。 二、试验结果 1.产量 11月12日干塘捕捞,5口试验池塘共收获异育银鲫2066千克;鲢鱼1795千克;鳙鱼266千克;团头鲂320千克;草鱼57千克;细鳞斜颌鲴113千克(5号试验池塘未放养)。 2.细鳞斜颌鲴效益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2号试验池细鳞斜颌鲴的亩放养密度为80尾,其商品规格最大,产量最高。细鳞斜颌鲴亩净利润为:80尾/亩(放养密度)×90%(成活率)×0.25千克/尾(商品规格)×16元/千克(商品价格)=288元(产值)~24元(鱼种成本)=264元/亩。 三、分析与讨论 1.套养技术可行 从试验结果看,池塘主养异育银鲫,以搭配花、白鲢为主,少量配养团头鲂和草鱼,适量套养细鳞斜颌鲴,技术可行。主养的异育银鲫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主要搭配花、白鲢充分利用水体中浮游生物和一些粉状饲料。搭配少量的其它吃食性鱼类,提高池塘优质鱼产量。套养适量的细鳞斜颌鲴主要利用水底腐殖质、有机碎屑、附着藻类等,不与其它鱼争食。因此,细鳞斜颌鲴完全可以套养在以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主养吃食性鱼类的精养池塘中。 2.套养密度 细鳞斜颌鲴套养在异育银鲫主养池塘中,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易捕捞,商品规格在0.25~0.50千克。细鳞斜颌鲴主要利用池塘水体中的天然饵料,若放养密度过大,池塘中天然饵料有限,会影响细鳞斜颌鲴的出塘规格。一般精养池塘,亩放养量在80尾左右比较适宜。 3.鱼种运输 细鳞斜颌鲴运输前一定要提前拉网挂箱,让其代谢物排出,减少运输水体污染,提高其运输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