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粘孢子虫病的防治

时间:2022-12-20 11:14:02 来源:网络 浏览:243次
    2006年8月底9月初,我区北蔡一近3亩垂钓鱼池,存塘异育银鲫发生粘孢子虫病。该病来势较猛,发病急,几天之内就使异育银鲫失去商品价值,其发病率之高是罕见的。最初养殖户不知是何原因引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死鱼,心急如焚,自备的常用驱杀虫药、消毒杀菌药经使用均不见效。经现场调查取样与门诊初复诊,确诊为粘孢子虫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5天后病情得以控制,鱼体逐渐恢复健康,池鱼产生摄食行为,上钓率逐渐提高,垂钓业务恢复正常,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一、发病症状 发病池塘水面6亩,水深1.5米左右。发病前1周从外省调进规格为300~600克的异育银鲫近2万千克。发病初,鱼体表无明显疾病征象,体表鳞片完整无损,只是池鱼在池中表现不正常。一是鱼啄边,吐水,反应迟钝,受惊吓也不散开,有的停留在池边不动,有的表现出极度烦躁不安,在水里乱窜,怀疑是池水溶氧量不足与池鱼对新环境不适产生的应激反应;二是垂钓者发现鲫鱼皮肤上,形成可看见的灰白色点状或者瘤状胞囊,鱼体表面有粘液,异育银鲫失去商品价值,垂钓者无功而返。三是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胞囊越来越多,鱼体失去平衡,影响正常的游动和摄食,最后有部分异育银鲫消瘦死亡。    二、治疗过程 根据门诊和现场复诊确定为粘孢子虫病后,依照病情与危害程度、水源水质和鱼池水质状况、池塘环境条件和特定的垂钓功能,拟定切合实际的措施。采取外消和内服结合,由于粘孢子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加之许多是体内组织寄生,防治此类寄生虫较为困难。第1天多次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使池水浓度为1毫克/升,发现病鱼及时深埋处理。连续7天内服氯苯胍,每吨饲料添加的氯苯胍小于800克,在500~800克之间,每天只能服用一次。在内服氯苯胍的前三天,有死鱼现象发生,但呈呆滞样的鱼明显减少:用该药三天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7天后池鱼停止死亡,连续20天左右每千克鱼口服槟榔30克,能有效地控制粘孢子虫病的发生,并能开始进行垂钓业务。    三、建议防病措施 鲫鱼粘孢子虫病是一类常见的寄生虫,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较为常见,7~9月是主要流行季节,一般不引起大批死亡,从这次用氯苯胍防治鲫鱼粘孢子虫病的效果分析,氯苯胍治疗粘孢子虫病用每吨饲料添加的量为600~800克之间有很好的效果,病程较长,能治疗鲫鱼粘孢子虫病。用每千克鱼口服槟榔30克,连用20天左右能很好地防治粘孢子虫病的发生。粘孢子虫病病程发展快,如发现异育银鲫在水里池边不动,表面有一点瘤状突起,即是发病前兆,应迅速用药,可使异育银鲫的死亡量减少,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
评论
评论
发 布

《鲫鱼粘孢子虫病的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