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鲽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

时间:2022-12-20 11:14:35 来源:网络 浏览:138次
    1、场址选择。养殖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有淡水水源的地方。    2、水质条件。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水产养殖用水标准的要求。    3、养成设施。包括养成池、饲料加工室、分析化验室和充气、控温、控光、进排水及水处理设施等。养殖池形为圆形、抹角方形、椭圆形等,面积一般在40~80平方米,池深0.6~1米,进排水设计合理。    4、养成条件。光照强度500~2000lx,光线应均匀、柔和。水温12~22℃,pH7.6~8.6,盐度15~32,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    5、鱼种放养:苗种为经人工培育的全长≥8厘米的健康苗种。苗种入池水温和运输水温,温差应在2℃以内,盐度差应在5以内。放养密度要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节。    大菱鲆放养密度见下表。    平均全长(厘米) 平均体重(克) 放养密度(尾/平方米)    5 3 200~300    10 10 100~150    20 85 50~60    25 140 40~50    30 320 20~25    6、水质管理。养成水深一般控制在60~80厘米,日流水量为养成水体的5~10倍,并根据养成密度及供水情况等进行调整。养成水体应清洁无污染,及时清除池中污物。    7、饵料及投喂。主要使用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由粉状配合饲料与饲料鱼混合制成。饵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具体的投饵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不宜有残饵。体重200克以内,每天投喂3~4次;体重200~300克,每天投喂2~3次;体重300~400克,每天投喂2次。在水温低于12℃或高于22℃及鱼摄食不良时,应适当减少投饵次数及投喂量。    8、病害防治和药物使用。    观察检测。肉眼定时观察各期鱼的摄食、游动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病鱼及死鱼,对病鱼、死鱼进行解剖分析、显微镜观察,分析原因。对病鱼、死鱼做深埋处理。    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采取控光、调温、水质处理、增加流水量等综合措施。    药物使用。提倡使用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中草药制剂、无公害渔药等防病。
评论
评论
发 布

《鲆鲽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