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谨防鱼类细菌性烂鳃病
时间:2022-12-20 11:14:52
来源:网络
浏览:112次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渔业的严重病害,发病时间为4~10月,尤以夏、秋季流行。在15~30℃时,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鲢鱼及鳙鱼,尤以草鱼最宜发病。 1 症状 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头部尤重。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且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常腐烂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取患部鳃丝镜检,可见鳃丝软骨外露、末端膨大、弯曲,鳃小片浮肿、腐烂,有粘液与污泥附着。 2 诊断 ①肉眼可见鱼体发黑,鳃丝肿胀、粘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 ②取病灶处鳃丝,放于载玻片上,加2~3滴无菌水或清水,盖上盖玻片,放置20~3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有些菌体一端固着,另一端呈括弧状缓慢往复摆动;有些菌体聚集成堆,从寄生的组织向外突出,形成像仙人球或仙人柱一样的“柱子”,电有的“柱子”呈珊瑚状及星状,即可诊断为患了细菌性烂鳃病。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此病与以下鳃病的鉴别。首先,车轮虫、指环虫引起的鳃病,显微镜下可见鳃上有大量的车轮虫或指环虫寄生。其次,大中华鳋引起的鳃病。鳃上可见大中华鳋寄生,病鱼鳃丝末端肿胀、弯曲和变形,而细菌性烂鳃无此现象。再次,鳃霉病,显微镜下可见霉菌的菌丝进入鳃小片组织或血管和软骨中生长,粘细菌则不进入鳃组织内部。 3 预防 3.1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鱼池施用的粪肥应充分发酵腐熟后再施用。 3.2 鱼种下塘前用10mg/L漂白粉水溶液,或用15~20mg/L高锰酸钾水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3.3 发病季节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泼洒1~2次,每次用生石灰15~20mg/L,使池水pH在8左右。 3.4 发病季节,每周用0.3mg/L的强氯精全池泼洒1次,此法与生石灰交替使用。 4 治疗 外消毒与内服药结合治疗有效。 4.1 外用药消毒 可选下列药物之一,选用以前未用过的疗效较好 ①强氯精(含有效氯85%)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0.3~0.5mg/L,每天1次,连用3天。②优氯净(含有效氯56%)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0.3~0.5mg/L,每天1次,连用3天。③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含量40%),使池水浓度为0.5~1mg/L,每天1次,连用3天。④全池泼洒五倍子(粉碎后,用沸水冲泡),使池水浓度为3~5mg/L。⑤大黄经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池泼洒,浓度为3.7mg/L。⑥呋喃唑酮0.2~0.3mg/L全池均匀泼洒。 4.2 内服药 可选用下列之一。 ①每100kg鱼每天用1~2g呋喃唑酮拌饵投喂,连喂5~7天。②每100kg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10~15g拌饵料投喂,连喂5~7天。③每100kg鱼每天用高效鱼菌灵80~100g拌饵料投喂,连喂5~7天。④每100kg鱼每天用新百病清2g拌饵料投喂,连喂5~7天即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