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技术
时间:2022-12-20 11:15:12
来源:网络
浏览:109次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地处长江中下游,水域丰富,水质好,非常适合生态养殖。当地的生态养殖技术也较为成熟,现以无为县的蟹、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技术为例,介绍生态养殖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和要点。 一、构建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长环境条件的生态水域环境 构建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长环境条件的生态水域环境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外缘环境、生态养殖塘选址和建养殖塘。 1.外缘环境 外缘环境指生态养殖区域外围的主要水源环境,也就是养殖用水的来源环境。选择好的外缘环境,才能保障养出好的水产品。优秀的外缘水源,必须是自然的、无污染的通江水源。通江水源通过引水沟渠引入生态养殖区,再导入到养殖塘里。江河中引进的活水溶氧丰富,水质清新,有利于生态养殖产品的健康成长。 无为县构建的20万亩生态养殖区,就是建在绵延几十里的通江河流附近。为了确保生态养殖塘中的水质与自然的淡水环境相近,整个生态养殖区域每年还要与外缘水源进行3~5次大范围换水,这样就能够为养殖的蟹、鱼、虾提供清新的水质和丰富的养分。 2.生态养殖塘选址 生态养殖塘的选址要求:(1)水源清新自然;(2)饵料来源丰富;(3)交通便利;(4)水、电、通信配套设施完善。蟹、鱼、虾混养的生态养殖塘也要符合这样的标准。 3.建养殖塘 建设生态养殖塘的面积一般不小于5亩,池身不低于1米,这样能够保证螃蟹、鱼、虾都能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养殖塘的塘埂要有一定的坡度,坡高与坡底宽的比例在1∶3到1∶2之间。 养殖塘底的四周要挖沟,中间部位大约高出5~10厘米。这样做便于不同生长期的螃蟹的栖息,利于水草的生长,而且可以方便日后的收获捕捞。 建好池塘后,曝晒20~30天,再撒上生石灰粉进行消毒,杀死野生动植物和泥土中的病菌,来改善生态塘的底质。通常每亩塘泼撒100~200公斤生石灰,泼撒尽可能均匀。为防止养殖过程中螃蟹逃脱,要用塑料薄膜围在塘的周围,建立防逃屏障。 二、投放适合的主养品种,合理搭配混养品种 1.主养品种的选择 科学的生态养殖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主养品种,选择主养品种的标准是:(1)选择生活习性能够适应本地气候特征和水域环境的品种;(2)选择市场需求大、成本低、产量高、市场价格高的优质品种;(3)对种苗的品质、规格应严格控制。 2.主养品种的投放 如主养品种是蟹,要按照上面的标准选择适合本地养殖的优秀蟹苗。 选择好蟹苗后,就要在生态塘中进行投放,即放苗。为了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放苗前还要进行简单的筛选,就是选苗。 选苗的标准:一要附肢齐全,不带伤;二要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好,不带病;三要规格整齐,大小均匀,体表干净有光泽。小的、残肢的、当年性成熟的蟹苗容易死亡,要淘汰掉。 把选好的蟹苗投放到生态养殖塘中,投放时间为每年的1~2月份。投放的一般规格是每公斤160~200只,每亩投放800~1200只。 3.混养品种搭配 蟹、鱼、虾混养可以搭配不同的混养品种,形成不同的混养模式,每种混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生态优势。 (1)蟹、虾混养模式 每年1~2月份投放蟹苗,6~7月份投放虾苗,虾苗长度规格为1.5~2厘米。每亩大约投放1万尾。 在蟹、虾混养模式中,主养产品蟹吃饵料,混养的虾以蟹的残饵为食,同时虾还喜欢食用蟹的代谢废物和养殖塘底的杂质。 虾吃蟹的残饵可以节省喂养虾的饵料,吃蟹的代谢物和杂质,可以清理养殖塘,净化水体,形成科学互利的生态模式。 (2)蟹、鳜鱼混养模式 蟹、鳜鱼混养模式,每年1~2月份放蟹苗,6~7月初放鳜鱼苗。放入鳜鱼苗的长度规格为3~5厘米,每亩15~20尾。 在养殖塘内,通常会有少量的野杂鱼,野杂鱼会抢食蟹的饵料,造成饵料损失。混养的鳜鱼喜欢吃野杂鱼,可减少野杂鱼的数量,同时减少饵料损失,节约饵料投入,这是一种科学的生态养殖模式。但要注意,蟹和鳜鱼的混养模式千万不能放虾,因为鳜鱼会吃虾。 (3)蟹、鲢鱼、鳙鱼混养模式 每年1~2月份放蟹苗,同时投放鲢鱼苗或鳙鱼苗,投放的规格是每亩0.25公斤。 蟹食用饵料和水草后,产生的排泄物会肥水,适合浮游生物生长,影响水质。鲢鱼和鳙鱼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能够改善水质,净化水域环境。这是一种共生互利的生态养殖模式。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螃蟹与鲤鱼、青鱼、草鱼混养,以避免这些鱼与螃蟹争夺饵料和破坏水草。 三、科学投喂 在整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科学投喂非常重要,最好投喂天然饵料。动物性饵料主要有小杂鱼、小活螺蛳等。植物性饵料有炒熟的小麦、煮熟的玉米粒和切成条的山芋等,种植在塘中的水草也是螃蟹的食物。 要注意,在螃蟹的不同生长期,几类饵料投喂数量的搭配是不一样的。每年2~5月份,以动物性饵料和水草为主。6~8月份以水草和植物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约占30%。9月份到收获期,适当地增加动物性饵料,比例大约占50%,可以促成水产品的成熟品质。与动物性饵料混合时,植物性饵料要煮熟,并采用投喂方式。 四、日常管理维护 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维护是保证水产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日常管理维护的主要内容是换水和水质调控。 1.换水 对养殖塘进行科学合理的换水,能够保证生态塘水质的清新,为螃蟹和混养产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季节换水的频率不同。每年早春的时候,每5~7天要给生态塘换一次水,每次换1/3~1/4的水。到了夏秋,就要1~2天换一次水,每次换1/4的水。换水时,尽量让水位相对稳定,减少对养殖产品的影响。 2.水质调控 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注意对生态塘水质的调控。通常用生石灰来调控水质。每年4~11月份间,要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10~30天用生石灰水泼撒一次生态塘,每亩水面每次使用5~7.5公斤生石灰。生石灰水可以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同时提高水中钙离子的含量,抑制塘内微生物病菌滋生,使生态塘的水质环境更趋向于自然水态的环境。改善和调控水质可使蟹病基本得到有效的防治。 按照上面的方法和要点进行蟹、鱼、虾的生态养殖,大约在每年10月份到11月份就可以收获。当地称收获螃蟹的过程为起蟹,起蟹也有窍门。起蟹的时候,要先将池塘中的水排干。随着塘水逐渐减少,鱼虾和螃蟹会聚集在塘底的沟槽和水洼里,这样再捕捞就容易多了,而且能够捞干净。起蟹后,要洗掉螃蟹身上的淤泥,然后放入网兜,在池塘边吊上两个小时左右,让螃蟹吐掉体内的淤泥和杂质。这样就能够收获到干净而又鲜嫩肥美的无公害螃蟹了。 五、收获后整理池塘 经过一整年的养殖,每年收获以后塘底会有很多代谢废物和一些野杂鱼,起蟹捕鱼后还要进行清淤整塘,为来年的生态养殖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