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鱼病的防治
时间:2022-12-20 11:15:33
来源:网络
浏览:186次
入秋后,随着水温的下降,池塘养殖的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的发病频率及危害急剧减少,如草鱼出血病、对虾的白斑综合症、鳜鱼暴发病及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等春秋季常见病,在水温15℃以下时基本不再形成危害。但水产动物进入秋冬之后,是水产动物主要上市期,同时也是苗种放养期,频繁的拉网捕捞、并塘和放养等操作易使水产动物受损伤,再加上寒流的来临造成水温突变,如果秋冬季管理不善,措施不当,同样也会造成水产动物大量死亡。此外秋冬季大多数水产动物已摄食量很少或停止摄食,因此内服给药非常困难,而体外用药一般只对体表疾病有效,无法杀死体内的病原体。因此秋冬季水产动物疾病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发病后给药困难,难以控制和杀灭,经济损失大。全面预防是防止、减少病害的发生、流行,提高水产动物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既要注意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染与侵袭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抵抗力,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一般来说秋冬季的水产动物(不包括冷水性水产动物)的主要病害有: 一、病毒性疾病 1.淋巴囊肿病 淋巴囊肿病的病原为虹彩病毒科鱼淋巴囊肿病毒。该病危害的主要对象为海水鱼类,目前国内外至少已知有鲈形目、鲽形目、纯形目中的120多种野生和养殖的鱼类感染该病。近年来,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养殖的鲈鱼、真鲷、紫红笛鲷、石斑鱼和牙鲆等有感染此病的报道。此病全年可见,水温10~20℃时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后,病鱼头部、躯干皮肤、鳍及尾部附生单个或成群的小珍珠状或水疱状肿胀物。病鱼的淋巴囊肿不成团,而成分散状,周围有发达的黑色素细胞,外呈小黑点状。此病发生后,鱼类易受细菌继发感染,病毒自囊肿破裂处散出或感染其他鱼,在苗种和1龄鱼种阶段,发病后2个月死亡率为30%左右。2龄以上的鱼很少出现死亡,患病后的鱼失去商品价值。有些鱼类体表的囊肿物会自然脱落而恢复正常,但可再次感染。 该病主要防治方法:全池泼洒巨碘,每瓶用2亩(1米水深),连用3天,内服双黄毒克(10毫升本品拌2千克饲料)+益生肝服舒(10克本品拌1千克饲料)+强力三黄粉(10克本品拌1千克饲料),连服7~10天。 2.牙鲆弹(杆)状病毒病 病原:弹状病毒科牙鲆弹状病毒。该病首先在日本发现,主要危害牙鲆,从幼鱼到成鱼均有感染的报道。该病多发生在水温16℃以下的冬季到春季,危害鱼苗和鱼种。水温在18℃以上不发病,水温10℃时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时体侧肌肉出血,鳍发红,肌肉、鳍基部出血,生殖腺淤血,腹部膨胀、有积水,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死亡率一般为30%左右,有些地区可高达80%~90%。山东等地工厂化养殖的牙鲆有发生此病的报道。 该病主要防治方法:①育苗用水要严格消毒,尽量保持养殖用水温度和盐度稳定,水温应保持18~20℃。②全池泼洒巨碘,每瓶用2亩(1米水深),连用3天,内服益生金汤(10毫升本品拌5千克饲料)+强力三黄粉(10克本品拌1千克饲料)+强肝利胆素(10克本品拌2千克饲料),连服7~10天。 3.鲤春病(SVC) 病原:鲤弹状病毒。在欧洲广为流行,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也流行较广。死亡率可达80%~90%,主要危害一龄以上的鲤鱼,鱼苗、成鱼很少发生感染,流行于冬末和春季(水温13~20℃),水温超过22℃不发病,发病时鱼体色发黑,呼吸缓慢,侧游。腹部膨胀,腹腔内有渗出液,眼突出。肛门红肿突出。病鱼、死鱼及带毒鱼是传染源,可通过水传播。人工传染还可使白斑狗鱼、草鱼等发病,潜伏期随水温、感染途径、病毒感染量而不同。流行取决于鱼群的免疫力,血清抗体在1∶10以上时不感染,发病后存活下来的鱼有免疫能力。由于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B类疾病,因此发病后应及时上报。 防治方法:①重视池塘的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必须用药物清塘,杀死病原体、中间寄主、携带病原动物和敌害生物,切断传播途径。②鱼苗在放养前用15毫克/升的巨碘浸浴15分钟。⑧流行季节提前预防。预防时应每隔10天全池泼洒巨碘,每瓶用3亩(1米水深),再内服强力三黄粉(10克本品拌1千克饲料)+益生肝服舒 (10克本品拌1千克饲料)+强肝利胆素(10克本品拌2千克饲料),连服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