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网箱养殖篮子鱼性状评估
时间:2022-12-20 11:15:40
来源:网络
浏览:169次
本试验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及其膨化浮性海水鱼饲料对篮子鱼(Siganuscanaliculatus)在近海网箱中的生长性能和摄食行为进行了评价。养殖用篮子鱼从新村湾中捕捞而来,放养于3个8.0m3网箱中,放养密度为250尾/m3(2000尾/箱),养殖目的是评价篮子鱼对膨化颗粒饲料的摄食行为和对网箱着生物的啃食。在篮子鱼仔鱼达到25克以前,日投饲两次,每次均投喂至饱食,投喂含粗蛋白47%和粗脂肪15%的饲料(47/15),待仔鱼达到25克以后改投含粗蛋白43%和粗脂肪12%的饲料(43/12)。两种饲料均系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在89天的养殖期内篮子鱼从13克长至181克。篮子鱼对47/15和43/12两种饲料的混合平均饲料转化系数为2.05∶1。平均成活率为41.5%。 2004年美国大豆协会(ASA)与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0601号网箱养殖场业主梁兴秀先生合作,开展了本网箱养殖试验,以便决定篮子鱼(Siganuscanaliculatus)作为海水网箱的主养鱼或作为控制网箱附着生物的服务性鱼的潜力。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0601号网箱养殖场的3个8.0m3的网箱内进行。养殖用网箱由尼龙网衣、一个坚固的顶端框架、不透明箱盖和投喂膨化浮性颗粒饲料投饲框构成。网箱布置在网箱养殖场的外围,并使前后左右相邻网箱之间至少保留2m的间距,以利于网箱的水交换。 试验放养的野生篮子鱼仔鱼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间从新村港捕捞获得。捕获的鱼类大小不一,需要进行人工分级。放养的篮子鱼仔鱼平均13.4克/尾,于7月19日放养入3个试验网箱,放养密度为250尾/m3(2000尾/箱)。 当篮子鱼在13~25克时投喂美国大豆协会47/15(含粗蛋白47%和粗脂肪15%)的膨化浮性海水颗粒鱼种饲料(表1)。当其长至25克后改投美国大豆协会43/12(含粗蛋白43%和粗脂肪12%)的海水成鱼饲料(表2)。该43/12成鱼饲料在配方中加入了32%的去皮大豆粕,以部分替代鱼粉,降低饲料成本。两种饲料均由美国大豆协会提供配方,由福建省厦门福寿水产饲料厂生产。篮子鱼日投饲2次,投喂至饱食。各网箱每次的投饲量相同。 养殖管理遵照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进行。在每月的同一天对各网箱中的鱼类打样一次。试验结束时,对每个网箱中的全部鱼类进行计数和称重,并计算平均鱼体重,网箱的毛产量和净产量,以及饲料转换系数(FCR)和成活率。在试验期间记录下投入的各项养殖成本,待试验结束时计算净收入和投资回报率(ROI)。 结果自2004年7月19日至10月16日,篮子鱼共饲养了89天,从平均13.4克/尾长至平均181.3克/尾。收获时的平均毛产量为18.8kg/m3。篮子鱼对47/15和423/12的混合平均饲料转化系数为2.059∶1。平均成活率为41.5%。 小结与结论篮子鱼对膨化饲料摄食不积极,只摄食了少量的饲料。但对网衣上的附着生物的摄食似乎比对人工饲料更积极。篮子鱼能够适度地控制着生于网箱内侧的着生物。对网衣每月1次的清洗仍是必要的,但因为有篮子鱼的啃食,网衣只要能确保网箱内有足够的水交换即可。本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篮子鱼能够觅食网片附着物,因而可以作为海水网箱养殖的服务鱼。它们对膨化饲料摄食不积极的行为表明可能不会对主养鱼产生激烈的食物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