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时间:2022-12-20 11:15:53
来源:网络
浏览:146次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海产名贵经济蟹类,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人工养殖三疣梭子蟹快速崛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笔者通过在黄骅港开发区文发养殖场几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生产并较为可行的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方案,通过在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内混养少量日本队虾,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30亩左右,最大水深2m左右,东西走向,泥沙或沙泥底质,进排水通畅。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池与消毒 一般在当年养殖结束后的秋末或初春进行清池,可将池底水排净,根据池底的污染情况决定清池方法。如果池底黑化层在10cm以下,可将池底翻耕,充分氧化曝晒,曝晒时间要在1个月以上;如果池底黑化层超过10cm以上,要将淤泥彻底清除出池塘。养殖池的消毒一般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不仅能够杀灭有害生物,还能有效改善底质,生石灰用量一般为100kg/亩~150kg/亩,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5%)用量一般为30ppm~50ppm。方法是先将池内进水30cm~40cm,选择晴好天气,将消毒药物兑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2天~3天后将水排净晾晒,直至药性消失。 2.进水与施肥 池塘彻底消毒至药性消失后用40目或60目筛绢过滤海水,池内进水40cm~60cm。然后施用经过充分发酵的有机粪肥,肥效较长。由于当地沿海水质较肥,有机肥用量一般为15kg/亩~20kg/亩。施肥方法是将发酵好的粪肥装入网眼稀疏的蛇皮袋内,将袋子放入池塘四周水体内或将袋子垂挂在进水闸周围水体中,虽然肥水时间较长,但不易污染水质,操作简单且方便。用无机肥肥水时一般选择尿素、过磷酸钙等,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一般为2kg/亩~3kg/亩,肥水后的池水颜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池水透明度为30cm~40cm。 三、苗种放养 1.放苗时间 三疣梭子蟹放苗一般在5月20日~5月30日期间进行,混养的日本对虾第一批苗要在4月25日前后放苗。 2.苗种选择 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颜色均匀一致、体表有光泽、活力感强、手握后能迅速散开的苗种,苗种规格一般选择二期幼蟹,大小为16000只/kg~24000只/kg。 3。苗种运输 可采用10L的尼龙袋加水充氧运输,每袋装运1万只~2万只,水占尼龙袋体积的1/3,氧占尼龙袋体积的2/3,适合短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多采用干运法,即将低温处理并浸泡透的稻壳和二期幼蟹苗一同装入袋内,充氧后运输,每袋装苗0.5kg~0.75kg。 4.放苗 将苗种运输到养殖池后,一要先将尼龙袋放入池中20分钟~30分钟,待袋内的温度和池内的温度相近时再将苗种倾入池中;二要池内投苗均匀,即多选择放苗点;三要选择上风头放苗,防止体质弱的苗种被吹到岸边而致死。 5.放苗密度 三疣梭子蟹的放苗密度一般在2500只/亩~4000只/亩,如果放苗密度过大,养成的成蟹商品规格小,价格低;如果放苗密度过小,产量既低又浪费水体。混养的日本对虾苗种分3茬~4茬放养,从4月25日左右开始一直到7月20日前放苗结束,一般每隔20天~30天放苗1次,每次的放苗密度3000尾/亩~5000尾/亩,轮捕轮放,捕大留小。 四、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 三疣梭子蟹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较高,各地区投喂的饲料品种各不相同。沧州地区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投喂的饵料生物品种主要有蓝蛤、小杂鱼、卤虫及配合饲料等,其中蓝蛤占鲜活饵料生物的74.68%,小杂鱼占19.17%,卤虫占5%,配合饲料占1.15%。由于混养的日本对虾放养密度较小,其投喂量可忽略不计。根据三疣梭子蟹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喂一般分早晚2次进行,第一次在早晨5时~6时,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0%左右,并将饲料投放在水位较深的区域;第二次在下午6时~7时,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左右,并将饲料投放在池塘四周及滩面等水位较浅的区域。根据当地饵料生物资源的优势,在不同的养殖阶段,依据三疣梭子蟹的生长发育期对饲料的选择和投喂量,要求基本的食物保障与营养的合理性。投喂时应掌握的原则是白天少投喂、夜间多投喂,水质差时少投喂、水质好时多投喂,蜕壳后少投喂、蜕壳前多投喂,高温和阴雨天气少投喂、适温时多投喂,交配后少投喂、交配前多投喂。 2.水质调控 养殖前期,蟹甲宽5cm以下,进水闸稍提起,使养殖池塘内水体处于微循环状态;养殖中期,蟹甲宽5cm~8cm,逐渐加大换水量,每隔3天~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4~1/3;养殖后期,蟹甲宽8cm以上,每隔2天~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1/2,育肥阶段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2,采用急排慢进的方式,利于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对水环境的适应。为防止池底污染,一要每月泼洒生石灰或沸石粉1次,高温季节可以每月泼洒2次;二要调节好水质,每隔半个月投放1次微生物制剂(益水素)。 3.生长情况检测利用常规的生物学测定方法,每隔10天~15天测量1次,每次测量抽取样蟹20只~30只。通过测定得知:甲壳宽4cm以下时,每7天左右蜕壳1次;甲壳宽4cm~6cm时,每10天左右蜕壳1次,每次雌雄蟹平均增重10g~15g;当甲壳宽6cm~12cm时,每15天左右蜕壳1次,每次雌雄蟹平均增重15g~20g。进入8月,雌蟹与雄蟹在池塘中开始交配,交配后的雄蟹不再蜕壳,此时可将雄蟹出池上市,池中留下雌蟹进行育肥。 4.育肥 雌蟹和雄蟹交配后,捕出雄蟹上市出售,此时市场价格较高,池中留有雌蟹进入育肥阶段。刚刚交配后,饲料以蓝蛤为主,交配1个月后改为投喂新鲜的杂鱼或冰冻杂鱼,投喂量以上一次投喂的饲料略有剩余即可,不可多投喂而败坏水质。进入养殖后期,调控好水质是育肥的关键,可加大换水量,最好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2;当蟹黄达到蟹壳的1/2以上时可出池上市,此时正是中秋节前期,进入销售旺季。 五、病害防治 我们在近几年三疣梭子蟹养殖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病害,只是在2005年养成后期出现了纤毛虫附着蟹体的病症,通过全池泼洒生石灰并使用高浓度的微生物制剂(益水素)且加大换水量后控制效果很好。在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主要以防为主,从使用健康的蟹苗、合理的营养搭配、科学投喂经过消毒与清洗后的鲜活饵料生物、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坚持使用微生物制剂(益水素)等各方面严格把关,能够防止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六、养殖结果及评价 文发养殖场355亩池塘,2005年共计生产商品蟹近21000kg,至9月10日前雄蟹全部售完,平均体重132g/只,市场售价32元/kg左右;11月10日前所有雌蟹基本售完,平均体重260g/只,平均售价60元/kg左右。日本对虾共计生产近4500kg,平均售价58元/kg左右。总产值近122万元,生产成本58万元,纯利润近65万元。通过几年的养殖生产及总结养殖结果可以看出,这种混养方法既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即低值的杂鱼、贝类及卤虫等),又极大地提高了投入产出比,尤其是混养了日本对虾,仅仅增加了少量的苗种费,在其他投入不增加的情况下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微生物制剂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发病机会,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这种健康的养殖方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