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小拱棚栽培鸡腿菇技术

时间:2022-12-20 11:25:09 来源:网络 浏览:109次
    鸡腿菇状如鸡腿,肉质肥嫩,美味可口,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各地栽培面积正逐年增加。其栽培条件和原料来源都很广泛,但受技术条件限制一直难以普及栽培。使用小拱棚庭院栽培方式,投资少,简单易行,便于管理,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栽培场地处理及菇棚建造    1.1场地处理 选择庭院内地势平坦,接近水源,远离垃圾污染源通风见光的位置。东西向挖一深40厘米、宽约1.5米、长度根据庭院长度确定的长方形土池,挖出的土分成两部分,上部20厘米分堆于土池两侧,下部20厘米另放并晒干消毒以备覆土使用。    1.2菇棚建造 购置3米长,4~5厘米宽的竹片横插在土池两侧沿上做成半圆的横箍,横箍距离0.75米,再用3道竖筋把横箍连接起来,舒筋材料可以用细竹竿,竹片或者尼龙绳。另为延长冬季出菇时间,还可在外面用4米长的竹片再搭一层骨架,并准备好塑料薄膜或草帘以备覆盖。菇棚要在制袋发菌完成之前挖好土池并消毒,覆膜则在覆土后进行。    2 栽培季节及菌种选择    2.1栽培季节 鸡腿菇属中温结实性菌类,出菇温度一般在10~26℃,而且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性,菌丝长满后搁置3个月也不影响出菇和产量。因此一般在春秋两季覆土出菇。春季出菇一般在11月准备菌种及培养料,次年2~3月出菇上市;秋季出菇则于每年3月准备菌种,6月底制好栽培袋,然后进行越夏管理,待8~9月气温下降后再进行覆土出菇管理。    2.2菌种选择 庭院种植规模不大,一般均选择可鲜销的单生或丛生鸡腿菇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应具备菇体肥大、鳞片较少,分解能力强,抗病、高产等特点。北方地区可选用保定微生物研究所生产的宫丰1号,大鸡腿J-9及农大白鸡腿3号,南方可选择江苏高邮的特白33或特白36及四川的品种等,均质量较好。    3 建堆发酵    3.1培养料营养配方 鸡腿菇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草腐土生菌,可用原料非常广泛,棉籽壳、麦秸、玉米秸、豆秸、玉米芯甚至于栽培其他食用菌的下脚料菌糠都可作主料栽培。庭院栽培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主料。这里推荐两种易得的试验配方如下。    棉籽壳为主料的高产配方 棉籽壳90千克、麸皮10千克、蔗糖1千克、氮磷复合肥约0.2千克、生石灰粉4千克,另加适量多菌灵或克霉灵等杀菌杀虫剂。    玉米芯为主料的优质配方 玉米芯75千克、棉籽壳15千克、麸皮10千克、蔗糖1千克、氮磷复合肥约0.2千克、生石灰粉4千克,另加适量多菌灵或克霉灵等杀菌杀虫剂。    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助堆升温快速发酵剂促其发酵和增产。    3.2堆料 事先准备一块杀过毒、虫的场地用于堆料,然后把配好主料的栽培料粉碎后加石灰水用拌料机或人工打匀拌湿并掺入助堆升温快速发酵剂,在场地上堆成上窄下宽的条形土方料堆。料堆应疏松不必拍实。在顶部用直径5厘米的尖头木棒每隔3~5厘米打出3排气孔,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温保湿透气防虫以促进微生物好气发酵。注意用薄膜应把底部掀起以利进氧发酵。    3.3发酵 料堆建好后3~4天待料温升到62℃时再发酵2天,然后边翻堆边加入麸皮、复合肥等辅料拌匀,再堆垛、打孔、盖膜发酵4~5天(中间翻堆2~3次),最后翻堆时要边翻边喷入杀菌剂,然后用石灰水将料堆pH值调到8以上。湿度调至手捏料溢水但不滴水,以备装袋接种。    4 栽培管理技术    4.1装袋接种 气温较高时使用小规格20厘米×40厘米×0.001厘米塑料袋,当气温较低时使用大规格30厘米×52厘米×0.001厘米塑袋以利发菌升温。将所购无杂菌、无病虫害、长势好、外观颜色较一致的合格鸡腿菇菌种剥去塑料袋掰碎成豆瓣大,一边装发酵好的培养料,一边接种。接种菌块距离以4~5厘米为宜,装袋也要松紧适度。袋装好后两端打好通气孔就可以码垛发菌了。    4.2菌期管理 发菌期温度控制在15~30℃,所以最好把接种好的菌棒移置院内树下或室内阴凉处,还要注意倒垛降温。发菌半月后待菌丝基本布满料面,剔除受污染及发菌不好的菌袋,再发菌10天就可覆土出菇了。    4.3覆土    覆土时间 春季出菇一般在2~3月覆土,秋季出菇则需将发好菌的栽培袋进行越夏管理(放于阴凉洁净场所,并经常喷洒杀虫杀菌剂以防止病虫害)。待8~9月气温下降后再覆土出菇。    覆土材料 覆土材料以肥沃的菜园土为最好,也可使用挖土池时准备好的洁净土壤。将其与适量杀菌剂拌匀,加水至含水量达45%左右(手捏成团,丢下即散),用薄膜盖好3天后使用。    脱袋栽培覆土 覆土前先将前所挖土地灌满水,等其渗干后打上杀虫药,再撒一层石灰粉消毒。然后将长满菌丝的菌棒脱袋以横卧或竖放方式排在池槽内,也可将菌棒从中间截断分成两段,新鲜面向下立摆在池槽内,菌棒之间要留出约1厘米的空隙。摆好后先用细土填满孔隙,再在菌棒上覆上2~3厘米的粗土粒。    调水 覆好土后要及时喷水。喷水以土面略存水为标准,连喷两次直至水不易下渗。等土面无明水时覆盖好塑料薄膜等其发菌,此间应搭好菇棚,盖好棚膜。到第五天需揭膜透气2小时,这时土薄的地方已有菌丝露出,在菌丝出露的地方再补上少量细土覆盖。当菌丝布满床面达80%~90%时,再揭膜覆上一层约1厘米的厚土,保持含水量在20%~30%进入出菇管理。    4.4出菇管理    喷水 当菌丝在土层内充分繁殖并长到接近土面时,及时喷一次重水僵菌丝压伏形成菌索,促其扭结成菇称为“结菇水”。二潮菇出菇同样也需喷“转潮水”。有时温度过高时,还需在棚膜上喷水降温。    通风 当子实体出土后,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以保证菇体表面无水和适宜的光照。    一般早晚揭膜半小时即可达到要求。当菇体长到8~14厘米长时就可采收第一潮菇了。    转潮 头潮菇采收后,需及时整理菌床,缩短转潮周期,促进出菇平衡。方法是:用镊子剔除老菌丝及菌根,摘除死菇病菇,清理掉污染土壤换上新土并填平采菇留下的洞穴,从而使菌床重新覆土均匀。再盖膜等菌丝长满菌床时再喷重水“转潮水”促进出菇。    保温 10月份后气温下降,北方地区需对菇棚加强保温。方法如前所述,在原来菇棚外再用4米竹片再搭一层棚并盖上草帘或薄膜。这样可保证出菇到12月份,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4.5越冬 12月份以后,由于低温菇棚需进入越冬管理。首先需清理菌床,让覆土层变散变干,剔除菌床上的虫害病害土粒和培养料,并耙去老的菌根和菌索,按250克/平方米干石灰粉撒入覆土层进行杀菌保温。同时菇棚四周也要压实棚膜、盖好草帘。    4.6春菇管理 次年3月气温回升,当菇棚温度稳定在5℃以上时,就可进行春菇管理了。每天对菇床喷水1次,直至料层和土层都喝足水为止。同时还可补充适量营养液弥补营养耗损。5天后,耙松菌床表面覆土促使菌床恢复发菌。在此期间要通过揭盖草帘或薄膜调节棚内温度和通风,使其温度控制在10~25℃的出菇温度。20多天后,菌丝又布满床面接近土面时,及时喷“出菇水”如前所述管理就可收获出菇了。春菇可以从3月一直收到6月底,又可为家庭创造非常可观的效益。     
评论
评论
发 布

《庭院小拱棚栽培鸡腿菇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