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弛塘养蟹的品质和效益

时间:2022-12-20 11:16:14 来源:网络 浏览:162次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食用河蟹已成为百姓水产品消费的常事。实际消费中发现有些河蟹味道异常,甚至发苦。从销售情况看,规格大、品质高的河蟹往往容易出售,给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池塘养蟹的品质和效益成为河蟹养殖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综合养蟹技术上有"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经,提高河蟹的品质和养殖效益是一个综合性的养殖过程,加强这几个方面的管理也同样很重要,现将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放养前准备    1.严把蟹种关。良种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应选择规格整齐、健康无病、体色正常的1龄蟹种,以长江蟹为好,规格大小以80~150只/千克为宜。另外,建议河蟹养殖户积极与沿海育苗场家挂钩,每年秋冬季节在当地严格挑选优质亲本,送至挂钩育苗场家,进行定点繁苗;春季从育苗场家购回健康蟹苗进行蟹种培育,从而确保河蟹的苗种质量。    2.池塘清淤消毒。河蟹养殖中,池塘的清淤消毒很重要。池塘要通过干塘清淤(底泥不超过15厘米)、冷冻、曝晒后,再用100~200千克/亩生石灰清塘。    3.种草投螺,创建生态环境。池底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水面设置水花生、水浮莲等水草,覆盖率占池塘总面积的30%~50%。清明前后,蟹池亩投鲜活螺蛳200~300千克。7月份后,蟹池视水质情况及存塘螺蛳多少适当增补。这项措施是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而采取的一项生态养殖措施。    4.控制放养密度。不少养殖户认为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其实不是,密度过大会造成环境恶化,影响河蟹的生长。建议推行"稀、大、高"养殖模式,即稀疏放养密度,一般亩放扣蟹350~600只(具体视扣蟹规格而定),年底养成150克以上大规格成蟹40~50千克/亩,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5.合理搭配放养。合理利用水体,搭配适量花白鲢或鳜鱼,既能净化水质,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二、养殖中管理    1.饵料管理。对动物性饵料保持新鲜度并冲洗消毒后投喂,禁投腐败或质量难以把握的动物性饵料,如长期冰冻的海水小杂鱼;植物性饵料如玉米、小麦等,进行熟化处理后投喂(可在熟化时添加少许食盐,以增加饵料的适口性)。按照河蟹生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情况定期进行饵料调整,通常采取"中间青、两头精"的控制方法,早期蛋白含量高,中期以植物性料为主,后期以淀粉、糖类料如山芋、南瓜为主。饵料主要投放在离水边15~20厘米的水草边缘,不可投到水草中间,以免影响河蟹的摄食。    2.水质管理。据试验,河蟹生长环境水质正常测定范围为:pH值7.3~8.3,溶氧3.10~5.76毫克/升,氨氮0.15~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3~0.05毫克/升,镁离子13.61~16.04毫克/升,钙离子40.88~57.72毫克/升。据有关试验证明,河蟹对溶氧的要求比较高,池塘溶氧低于4.0毫克/升时,河蟹食欲明显减退,低于3.5毫克/升时,几乎停止摄食。因此,溶氧对河蟹生长影响很大,往往会被忽视,认为河蟹缺氧时会爬上岸,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其实河蟹已经处于病态了,会影响其生长。一方面,建议河蟹养殖使用增氧机,适时增加溶氧,可减轻池塘"氧债";另一方面,可使用增氧剂,"快速增氧灵"和"粒粒氧"效果都比较好。    3.蜕壳期管理。发现河蟹即将进入蜕壳期,可在投喂饲料时适当添加蜕壳素,促进河蟹蜕壳,让大部分河蟹基本同步蜕壳。同时,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数量至总量的一半以上,给河蟹提供充足的、喜食的饲料,以免残食软壳蟹。蜕壳期间应当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换水。将投料区与蜕壳区尽可能分开,不在蜕壳区投喂饲料,以免影响河蟹蜕壳,保持水域有安静的环境。同时,加强巡塘检查。清晨巡塘如发现软壳蟹,可以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能自由爬动时放回原池。    4.防病一定要从寄生虫病抓起。有的病原是无处不在的,如出血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出血病暴发前往往伴随着寄生虫病,当时传出的一个经验就是硫酸铜或敌百虫可以治疗出血病,实际上是杀虫剂治疗好了寄生虫病从而控制了出血病。再从病害发生的三要素看,应将寄生虫病视为河蟹(或其它养殖对象)健康因素、环境因素已处于不良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此时水体中如存在病原,发病的机率无疑大增。因此,防病必须从寄生虫病抓起,而寄生虫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评论
评论
发 布

《如何提高弛塘养蟹的品质和效益》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