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扇贝人工育苗中的水质管理技术

时间:2022-12-20 11:16:45 来源:网络 浏览:113次
    2007年烟台市约有80%的虾夷扇贝(图见彩中插2)育苗单位育苗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域水质状况不良所致。在暂时不能改善海域大环境水质条件的情况下,如何加强育苗用水的处理与日常水质管理,直接关系到育苗生产的成败。    一、水源的选择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和大规模水产养殖形成的污染,使不少海区水域环境恶化。故育苗用水海区要符合国家海水养殖水质标准,海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风浪影响小,远离河口,还要避免在育苗或养殖场密集区建新场。    二、育苗用水的处理    从自然海区抽上的水要经一系列理化方法处理后才能使用。有的场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海水只经简单的一次砂滤即进入生产车间,这在海水质量好时未尝不可,但由于海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样处理已过于简单,不能有效保证育苗用水质量。加之虾夷扇贝人工育苗正处于冬末初春风浪大的季节,海水相对混浊,水质状况不稳定,必须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    1.沉淀    (1)室外蓄水池沉淀:育苗用水最好不直接取自自然海区,可在潮间带筑一潮差蓄水池,或在育苗场旁建一露天蓄水池,面积从十几亩到数百亩不等,蓄水量以能满足育一茬苗以上的用水量为好。在虾夷扇贝育苗开始前的头年12月纳满水,育苗用水全部取自蓄水池,若池内蓄水量不够,可选择风千浪静的天气向池内逐渐加水。此法除了能起到一定的沉淀作用外,还可初步降解海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减少了因天气、海况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保证了育苗用水质量的相对稳定。    (2)黑暗沉淀:不管有无露天蓄水池,都要建封闭沉淀池。从蓄水池或海区抽的水进入沉淀池后,水中的泥沙、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等得到充分沉淀。沉淀池顶部应加盖,以遮挡风尘雨水,并营造黑暗环境,使浮游生物快速下沉。沉淀池要隔成2~3个独立单元,以保证抽入的海水沉淀48小时后轮换使用。一般一周清刷沉淀池一次,大风浪过后抽进的水用完后要立即刷池。沉淀池总容量为育苗水体的2~3倍为宜。    2.砂滤 沉淀后的海水还要过滤,进一步除去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及部分细菌。过滤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自然砂滤池和高压反冲过滤罐(简称砂滤罐)。砂滤池或砂滤罐自下而上分别填装卵石、砾石、粗砂、细砂。其中细砂是主要的过滤层,厚度60~100厘米,砂粒直径150~200微米。其它各层主要起支撑与缓冲作用,每层厚度10~15厘米。    为提高过滤效果,可采用二级甚至三级砂滤,或砂滤池与砂滤罐结合使用,即先经一级砂滤池粗滤,再由砂滤池或砂滤罐进行二级至三级精滤。一般要求砂滤面积与育苗总水体比为1∶(10~20),若直接用砂滤罐过滤,过滤面积与育苗水体比为1∶(30~40)。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中潮区附近建砂滤井抽水,能起到初步过滤作用。    3.其它处理方式 海水经沉淀和过滤后,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还叮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进一步处理。    (1)泡沫分选:将水中溶解有机物及悬浮物通过气泡吸附形成泡沫,然后用刮泡设备将泡沫除去。此法还能加速水中有害气体的挥发,减少水中细菌、硝酸盐等的含量。在一些水产养殖与育苗场密集的海区,此法可使海水得到有效净化。    (2)紫外线照射:用紫外线消毒器处理海水,可杀死海水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氧化水中的有机质,改善海水质量。    (3)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力强的特点,吸取水中有机物和其它杂质。新活性炭首次使用时须用清水充分洗净,使用过的活性炭要用清水、蒸汽处理,使之重新活化。使用过程中根据所处理海水有机物和杂质含量多少,每隔1~2个月更换一次活性炭。    (4)臭氧处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入水中处理一段时间,可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以及原生动物,除去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5)化学物质处理:具体施药种类依水质情况而定。若海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高,可加2~3克/立方米的 EDTA钠盐。若胶休物质含量高,可在沉淀池水中加入 0.5~1克/立方米的硫酸钾铝或1~3克/立方米的三氯化铁,经 48小时沉淀后取上层清水使用。    三、育苗过程中的水质管理    1.换水与倒池    (1)种贝促熟期:此阶段投饵量大、池内残饵与粪便多,加之随投饵带进的大量营养盐及单胞藻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易使水质恶化,故换水量要大。在水温5℃前每天倒池一次;5~7℃时早晨倒池一次,晚上换水1/3~1/2;水中见卵后停止倒池,改为日换水4~6次,每次换水1/4~1/3。有的场家一发现水中见卵就因害怕流产而大幅减少换水量,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增加流产机率,因换水量减少,水中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会随之增加,高浓度的氨氮极易引起种贝流产。所以,即使在池中少量见卵后,日换水仍要保持在一个全量以上,可采取增加换水次数、减少每次换水量的方法,达到既改善水质又防止流产的目的。    (2)幼虫培育期:幼虫布池初期,投饵少、藻液累积少、幼虫代谢废物也不多,水质较清新,可只加水不排水。一般布池当天只加1/2的水,第2~3天逐渐加满,然后日换水1~2次,每次1/4~1/2个全量。每隔 5~7天倒池一次。通常情况下,加大换水量可改善水质,但从近几年的育苗实践看,换水量并非越大越好,在幼虫休质弱时突然大量换水常因应激反应而造成损失。另外,在因风浪、污染等情况引起海水水质恶化时,盲目倒池或加大换水量常会引起幼虫突然大量下沉。故如果直接抽取海区的水,在大换水或倒池前必须密切观察海区水质情况,如遇海区水质不良要减少换水量或暂时不换水。    (3)稚贝培育期:此阶段一般不倒池,保持适量换水即可。投放附着基后要立即大换水一次,然后每天流水或换水2~3次,每次1/3~1/2个全量,随着稚贝的生长逐渐加大换水量。    2.吸底 育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残饵、粪便、死亡与畸形幼苗以及其他沉积物,池底还易繁生原生动物、底栖动物等,要及时用虹吸法吸出。种贝培养后期停止倒池后就开始吸底,每日2~3次。幼虫培育期间,每隔1~2天吸底一次。稚贝培育期间无法进行正常吸底操作,可通过流水的方式尽量清除池底污物。    3.充气 充气既可提高溶氧量,又能使投入的饵料在水中分布均匀,防止局部水质恶化。整个育苗期间要连续充气,每2~3平方米池底布一气石,气量以稍微鼓起气泡为宜,种贝临近产卵前可减少充气量。    4.施微生物制剂 育苗过程产生的残饵、粪便、生物残体等有机污染物在厌气细菌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亚硝酸氮等有毒物质,微生物代谢过程具有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磷及固氮等作用,能将上述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进而被水中的微藻吸收。微生物制剂还能降低化学需氧量和生物耗氧量,间接增加池水溶氧。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光合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等,一般每次换水后投3~5毫升/立方米。    5.施药 虾夷扇贝育苗过程中不提倡大量施药,但为了控制水中有害细菌的繁殖,还要依具体的水质情况,不定期投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一般每次用量为1~2克/立方米。    6.日常水质监测 要及时对池水主要理化因子进行检测,一般保持氨氮≤0.12毫克/升(种贝培养阶段不超过0.2毫克/升),化学耗氧量≤2毫克/升,溶氧≥ 5毫克/升,pH值7.9~8.3,盐度25~31。
评论
评论
发 布

《虾夷扇贝人工育苗中的水质管理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