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从
2004
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中可以看出,海参病害以
2
月份~
4
月份最为严重,
7
月份~
9
月份趋于平缓,进入
12
月份以来又有爆发迹象。海参病害的发生对海参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海参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
苗种问题
全人工育苗成功解决了海参养殖的苗种数量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苗种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者。育苗生产不规范,造成苗种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海参养殖生产的全过程。
2.
环境问题
首先是选址问题,没有根据海参生物学特性选址,特别是忽视了无水污染、无大量淡水流入、有适宜的生长环境等自然条件。其次是池塘建造不合理,池形设计不科学,容易产生死角,甚至有的池塘形成了
“
盘子底
”
或楔子形池塘,不利于水体交换;池塘深度不够,在夏季高温季节不能有效地减缓日光照射,抑制水温升高,冬季不能防止水温突变对海参的不良影响;配套设施不全,有的海参养殖池进、排水口共用,不利于水体循环。最后是虾池改造的养参池没有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是没有清除丝状藻,在沉积物较厚的地方没有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以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容易引起水质败坏;新建养参池也没有经过浸泡冲洗和阳光曝晒,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析出物,为有益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
3.
放苗密度问题
有些养殖者为了追求高利润,盲目加大投苗量。如体长为
2cm
~
3cm
的参苗投放密度以
8000
头
/
亩~
15000
头
/
亩为宜,但有些养殖者投放密度达到
5
万头
/
亩~
6
万头
/
亩,大大超过池塘承载能力,池塘生态环境恶化,加大了海参生存压力,也是海参在
1
~
2
个养殖周期内就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4.
饵料单一,营养不足问题
人工养殖海参密度较大,仅靠天然饵料生物不能满足海参生活、生长的需要。投喂饲料的品种过于单一,造成海参营养缺乏,体质下降;过度投喂又影响养殖水质,恶化海参生活、生长环境。
二、应采取的对策
1.
加强苗种检验防疫力度,规范育苗场家的生产。政府部门应加强海参苗种的检疫防疫工作,杜绝带病、带菌的苗种流入市场;育苗场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从选择亲参、苗种培育等各个环节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近亲繁殖、滥用药物等造成种质下降。
2.
科学选址。对于水环境,应针对海参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池塘建设的地址,特别要求水源无污染、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
27‰
。对于养殖水域底质,底质的类别通常与养殖用水的水质、饵料生物的组成和丰度等相关,在自然海区,岩礁底、泥沙底是海参优先选择栖息的底质,纯泥底则海参较少栖息;在养殖条件下,底质虽为泥底,若配置以适宜的隐蔽、栖息场所,同样可以养殖海参;纯砂底质,须经改造才能建池养参,如掺进泥土、投放石块等。
3.
合理改造养殖池塘,且放苗前要求彻底清塘。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宜,进、排水口设置在池塘的短边,以避免产生换水死角;适当加深池塘深度,防止水温过高或过低而造成对海参的损害;完善配套设施,进、排水渠道和进、排水口要分开。
4.
投苗密度要合理。科学掌握放苗密度,第一年体长
2cm
~
3cm
苗种的放养密度为
8000
头
/
亩~
15000
头
/
亩,体长大于
3cm
苗种的放养密度为
5000
头
/
亩~
10000
头
/
亩;第二年补充苗种的数量可根据养殖成活率、海参生长情况等因素加以确定;从第三年开始,池塘内有大、中、小各种不同规格的海参,既有达到或接近商品规格的海参,也有刚刚放养不久的海参,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养殖密度。
5.
科学投喂和移植天然饵料生物相结合。投喂饵料生物的营养要全面,投喂量要科学合理;适当移植一些大型藻类,可以起到提供隐蔽场所、提供饵料、改善水质的作用。可供移植的藻类有裙带菜、海带、鼠尾藻、马尾藻等大型褐藻及大叶藻。
6.
加强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主要从常规监测、换水、水温和水位调节、饲料投喂、光照强度调节、防止雨水大量流入、防止污染物流入和敌害生物清除等几个方面进行。另外,养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一定要注意,如成活率过低、生长缓慢等现象。
7.
增加科技投入,改变养殖观念。需要改变以往海参养殖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增加养殖的科技含量;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制定养殖技术方案,以让管理人员参照落实,并做好养殖记录在海参养殖过程中,要贯彻
“
以防为主
”
的病害防治思想,从苗种质量、养殖环境、养殖水平等多方面加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