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及公共卫生设施方面的探讨

时间:2022-12-20 11:19:14 来源:网络 浏览:128次
    近几年来,我县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得很快,养猪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规模化养猪场的建设上,各饲养经营户有所不同,有的规划设计合理、实用,有的规划不合理、设计不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发展,降低了产出效益,笔者在猪场工作了十多年,对猪场规划建设中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公共卫生设施方面做初浅探讨。    1 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1.1 生产工艺五要素    1.1.1 选择优良品种和最佳杂交组合进行商品猪生产。    1.1.2 提供全价配合饲料,进行标准化饲养。    1.1.3 合理组织配种繁殖,实行全年均衡产仔,批量生产。    1.1.4 提供良好的设备条件,包括限位栏架,漏粪地板、料槽、供水、取暖、通风换气、粪便处理设备;    1.1.5 建立健全卫生防疫体系,推行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治病原的传入,保证猪群健康水平。    1.2 工艺流程    规模化养猪生产包括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培和生长育肥等环节,从饲养管理阶段来分为4个阶段:第一是配种、妊娠阶段(16~17周),第二是分娩、哺乳阶段(5~6周),第三是仔猪培育阶段(5~6周),第四是肉猪育肥阶段(13~14周),不同阶段在不同的专用舍里完成,直至出栏。    现以100头成年母猪为例,说明各阶段饲养周数和所占栏位数。按母猪年平均产仔2窝,100头母猪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生产计划按周来安排,每年52周,平均每周产仔4窝,仔猪出生后4周断奶。妊娠母猪产前1周进入产房,这样母猪在分娩猪舍滞留5周,转群后消毒空置1周,所以仔培舍应有24个产仔栏位。之后仔猪转入生长育肥舍饲养13周出栏上市。肥猪出栏后消毒空置1周,所以生长育肥舍应设56个栏。100头成年母猪在正常周转情况下,有76头母猪在配种妊娠舍(24头饲养在分娩哺乳舍),如果这阶段采用群饲,平均每栏4头母猪,需要19个栏位,如果采用单槽饲养,则需设76个栏位,妊娠期16周,空怀期2周,合计17~18周,提前1周进入产房,所以实际饲养16~17周。为防止周转困难,每个阶段可多设置1或2个栏位。各阶段栏位设置数量与滞留时间和生产水平有关,如母猪年产窝数、窝产活仔数、商品猪成活率、生长速度等,还与管理因素有关,如转群后为卫生防疫考虑而设置的空栏时间等。    2 规模化猪场的公共卫生设施    2.1 场界与场内务区间的防护设施    猪场场界要划分明确,四周应建设较高的围墙或坚固的防疫沟,以防止场外人员及动物自由进入场区;场内各区间,应设较矮的围墙,或较浅的防疫沟,或结合绿化培植隔林带;在猪场大门及各区域入口处,各舍入口处,应设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槽或喷雾消毒室、更衣换鞋间等。    2.2 猪场的供水    猪场的用水量应包括人的生活用水,家畜的饮用水,生产用水及消防用水。人的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洗涤用水,其用水量一般可按照每人每日20~40L计算。家畜的用水包括饮用、饲料调制,刷洗饲槽及用具、畜舍清扫等所消耗的水。各类猪每头日用水量为:哺乳母猪30~60L,公猪及空怀、妊娠母猪20~30L,肥猪15L、仔猪5L。采用水清粪系统消毒耗水量大,一般超过家畜的饮用水和生产、清洁用水,大概范围为:妊娠母猪95L,哺乳母猪130L,保育仔猪15L,生长猪4L,育肥猪60L。猪场用水量并非是均衡的,如夏季用水量比冬季多,白天比夜间多,计算猪场用水量及设计给水设施时,必须按单位时间内最大消耗量来计算。    猪场的给水方式包括分散式和集中式给水。分散式给水是指备用水点分散地由各水源(井、河等)直接取水;集中式给水通常称为"自来水",它是指统一由水源取来的水,集中进行净化与消毒处理,然后通过滤水网将水送到猪场备用水点。必须注意猪场水源的防护,避免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对于地面水应进行净化消毒处理。    2.3 猪场贮粪设施    粪尿分离时,贮粪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处,与畜禽保持100m的卫生距离(有围墙及防护设备时可缩小为50m),并便于运往农田。贮粪池的深度以不受地下水浸渍为宜,一般深1m,大小应视贮放时间及家畜种类而定。当实行水冲清粪时,粪水不分,除要求容积较大的粪水贮积池外,还必须具备:①沉淀池或氧化池。②可往粪沟或粪水池中加水的有关设备。③用以提升,抽走粪水的泵,搅动装置,充气装置等。④槽车或灌溉设施以及足以充分利用这些粪水的土地。    2.4 猪场绿化    猪场的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场区的小气候,净化空气,而且在防疫防火方面也有一定作用。绿化的区域有场界林带,场内各区间的隔林带,场内外路两旁及运动场的遮阴林。
评论
评论
发 布

《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及公共卫生设施方面的探讨》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