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猪伪狂犬病
时间:2022-12-20 11:20:08
来源:网络
浏览:115次
伪狂犬病是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烧和脑脊髓炎。病猪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哺乳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死亡率极高;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病猪都无明显的皮肤瘙痒现象。1、病原病原体是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常存在于脑脊髓组织中。病猪发病期间,其鼻液、唾液、奶液、阴道分泌物,以及血液、实质器官中都含有病毒。病毒对低温、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被污染的猪圈或干草上能存活1个多月。但对消毒药很敏感,如2%氢氧化钠溶液或0.1%升汞能立即杀死病毒。2、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易感动物甚多,有猪、牛、羊、犬、猫及鸡、鸭等。而发病最多的是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95%。在自然界,病毒可能保存在啮齿动物(主要是鼠类)体内。因此,鼠类多的猪圈发病较多。本病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以及生殖道均可感染。3、症状猪的临床症状随年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都无明显的局部瘙痒现象。①哺乳仔猪及离乳幼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等现象。神经症状出现后1―2天内死亡,死亡率可达100%。若发病6天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则有恢复希望。但可能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瞎眼、偏瘫、发育障碍等。②青年猪常见便秘,一般症状和神经症状较幼猪轻,病死率也低,病程约4―8天。③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较常见的症状为微热、倦怠、精神沉郁、便秘、食欲不振。数日即恢复正常,很少见到神经症状。④怀孕母猪于受胎40天后感染时,常有流产、死胎及延迟分娩等现象。怀孕后期感染的则产出木乃伊胎,也有活产胎儿,但胎儿常产后不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而死亡。母猪流产前后,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4、诊断本病多发生于鼠类猖獗的猪场,常引起各种家畜发病。小猪神经症状明显,大猪症状似同流行性感冒,怀孕母猪有流产与生产木乃伊胎。根据以上情况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应送有关单位作实验室检查。诊断本病时,需与狂犬病等加以区别;由于本病能使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与木乃伊胎,还需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初,公猪睾丸肿大,小猪发病死亡率低)等病区别。5、防治本病无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注射疫苗预防。①预防措施:不从疫区购人猪种,引进的种猪要进行严格的隔离(1个月)检疫,并采血送实验室检查;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等每月消毒1次;粪尿放人发酵池或沼气池处理;扑灭猪舍鼠类,防止野兽侵入等。种猪场的母猪应每3个月采血检查1次。②流行时的防治措施:对于发病肥育猪场一般可采取全面免疫的方法。除把发病乳、仔猪扑杀外,其余仔猪和母猪一律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K61弱毒株)。乳猪第一次射疫苗0.5毫升,断乳后再注射疫苗1毫升,3个月以上青年猪1毫升,成年猪及怀孕母猪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