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四大病毒性传染病的检疫技术
时间:2022-12-20 11:20:31
来源:网络
浏览:108次
1 口蹄疫(FMD)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其流行快速,染病率极高,不易控制和消灭而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第一位烈性传染病。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常,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皮毛、土壤、器具等可保持数天、甚至数月的传染性,能经消化道、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感染。人、鸟、兽、鼠和昆虫都可以成为传染的中间媒介。本病在低温寒冷的冬春季节最易流行。 1.1 临场检疫该病以鼻、蹄和乳房水疱及糜烂为主要特征。疫区的猪几乎100%感染,俗称“口疱”、“蹄癀”。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5℃,猪沉郁、废食、蹄部发红、微热,逐渐产生水疱、出血、糜烂,造成蹄壳脱落、跛行和卧地。仔猪多发急性胃肠炎,剧烈拉稀而猝死,病死率达80%。 1.2 解剖检疫咽喉、气管有圆形烂斑和溃疡,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脏似煮熟状、松软,心肌切面呈灰白或淡黄色斑点或斑纹,称“虎斑心”。 1.3 实验室检疫采取水疱液,以乳鼠作中和试验确定口蹄疫病毒。 1.4 检疫处理―亡报疫情、划定疫区、严格封锁、隔离和治疗病猪。死猪进行化制销毁。同时用与当地发生毒型相同的兔化或鼠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 猪瘟(CSF) 猪瘟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联合国已将本病列入国际动物检疫对象,我国将其定为第一类动物烈性疫病。各类猪一年四季都能感染,并通过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甚至人和其他动物传播病毒。 2.1 临场检疫潜伏期一般5~7d。最急性型病猪无明显症状,猝死。急性型呈现稽留热,体温达41~42℃,病猪沉郁、多卧、弓背、寒颤;先便秘后腹泻,耳背、腹下等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指压不褪色,公猪阴鞘多积臭浊液。慢性型病猪体温时高时低,消瘦、衰弱,便泌与腹泻交替,耳端、尾尖、四肢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超过1月,病死率高达90%以上。 近年来,国内流行的是一种非典型温和猪瘟,由弱毒株引起的具有较长潜伏期的轻微症状,稽留热在40℃左右,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猪瘦弱,死亡率60%~80%以上。 2.2 解剖检疫急性除 皮肤出血外,全身粘膜、浆膜、淋巴结和实质器官均有出血点。淋巴结肿胀,切面呈红白相间大理石样。慢性病可在盲场、结肠及回盲口粘膜发生纤维性坏死性肠炎,形成轮层状扣状溃疡,故称“烂肠瘟”。 2.3 实验室检疫采取病猪的淋巴结、脾、血液等病料,以荧光抗体、酶标抗体或血清中和试验来确定猪瘟病毒。 2.4 检疫处理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愈猪瘟。发现疫情要立即上报,隔离病猪、封锁疫点、销毁病死猪。将污染的环境彻底消毒。对无症状的猪紧急预防接种。 3 传染性胃肠炎(TGE)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由冠状病毒致病感染。本病传播极快,各类猪均可发生,几天就能迅速漫延全群及全场。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播者,一旦污染环境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康复猪长期带毒、排毒。因其高发期在秋、冬季和早春,俗称“秋冬拉稀病”。 3.1 临场检疫 以呕吐、剧烈水样下痢和脱水为特征,10日龄仔猪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大龄仔猪病死率随年龄增大逐渐降低,但痊愈后生长受阻,成为僵猪。 3.2 解剖检疫尸体脱水明显,肠壁变薄、半透明。小肠绒毛变短、萎缩,用10倍镜检,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之比,正常猪为7∶1,本病为1∶1。 3.3 实验室检疫 将病猪回肠粘膜制成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通过荧光镜检,在细胞质内发现亮绿荧光,便可确诊。 3.4 检疫处理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常发病区,可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接种妊娠母猪,达到仔猪被动免疫的目的。未发病猪应立即隔离饲养、消毒处理原有场地及器具。实行自繁自养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新发现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病猪、禽、野生动物都能快速通过空气经消化道传染,是危害养猪最严重的病毒性疫病之一。其中繁殖母猪和仔猪最易感,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 4.1 临场检疫病初发热、嗜睡、咳嗽、废食,母猪早产、流产、弱胎、木乃伊胎,流产死胎率高达50%以上。育肥猪和公猪倦怠、厌食、呼吸加快。小猪体温升高40℃以上,咳嗽、呼吸困难。病猪耳尖、肢端、尾巴呈蓝紫色,故称”蓝耳病”。 4.2 解剖检疫可见弥散性间质性肺炎,遍及各个肺叶。在皮下、肌肉、腹膜、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发生水肿。 4.3 实验室检疫将病猪及死产胎儿的肺和扁桃体等组织制成匀浆混合物进行病毒分离或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来检测。 4.4 检疫处理 目前本病无特异的防治方法。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其流行的关键。将死胎、胎衣及死猪作无害化处理,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彻底消毒,紧急预防接种。